阳极氧化是一种用于增加金属零件表面天然氧化层厚度的电解钝化过程。
这个过程被称为阳极氧化,因为要处理的部分形成了电解槽的阳极电极。阳极氧化增加抗腐蚀和磨损,并提供更好的附着力漆底漆和胶水比裸金属。阳极膜也可以用于几种美容效果,要么具有可以吸收染料的厚多孔涂层,要么具有增加反射光波干涉效果的薄透明涂层。
阳极氧化也用于防止螺纹部件磨损和为电解电容器制作介电膜。阳极膜最常用于保护铝合金,尽管也存在钛、锌、镁、铌、锆、铪和钽的工艺。铁或碳钢金属在中性或碱性微电解条件下氧化时剥落;例如,氧化铁(实际上是氢氧化铁或水合氧化铁,也称为铁锈)是由缺氧的阳极凹坑和大的阴极表面形成的,这些凹坑集中了硫酸盐和氯化物等阴离子,加速了下层金属的腐蚀。高含碳量的铁或钢(高碳钢、铸铁)中的碳片或碳结核可能引起电解电位,并干扰涂层或电镀。黑色金属通常在硝酸中电解氧化,或用发红色烟的硝酸处理,形成坚硬的黑色铁(II,III)氧化物。这种氧化物即使镀在电线上和电线弯曲时也保持保形。
阳极氧化改变了表面的微观结构和表面附近金属的晶体结构。厚涂层通常是多孔的,因此通常需要密封工艺来达到耐腐蚀性。例如,阳极氧化的铝表面比铝坚硬,但具有低至中等的耐磨性,可以通过增加厚度或使用合适的密封物质来改善。阳极膜通常比大多数类型的油漆和金属镀层更坚固,附着力更强,但也更脆。这使得它们不太可能因老化和磨损而开裂和剥落,但更容易因热应力而开裂。
阳极氧化类型:
阳极氧化长期以来在工业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归纳起来可分为以下几种分类方法:
按电流类型有:直流阳极氧化、交流阳极氧化、脉冲电流阳极氧化等,可缩短生产时间达到所需厚度,膜层厚、均匀、致密,耐腐蚀性明显提高。
按电解液分为:硫酸、草酸、铬酸、混合酸和自然色用有机磺酸溶液阳极氧化。
按膜的性质分为:普通膜、硬膜(厚膜)、瓷膜、光亮改性层、半导体势垒层等阳极化。
直流硫酸阳极氧化法的应用最为普遍,因为它具有适用于铝及大多数铝合金的阳极氧化处理;膜层厚,坚硬耐磨,密封后可获得较好的耐腐蚀性能;膜层无色透明,吸附能力强,易着色;加工电压低,功耗低;加工过程不需要改变电压周期,有利于连续生产和实际操作自动化;硫酸对人体的危害比铬酸小,供应范围广。、价格低廉等优势。